食疗价值
鮠科动物黄颡鱼的肉。黄颡鱼又称黄颊鱼、黄骨鱼、黄刺鱼、河龙盾鮠。 分布于中国长江、黄河、珠江和黑龙江等流域。获得后,除去鳍、内脏,洗净用。
性味甘平。能益脾胃,利尿消肿。《医林集要》治水气浮肿,即以黄颡鱼配绿豆、大蒜,用水煮烂,去鱼食豆,并取汁调商陆末服。攻补兼施,对脾虚而肿满甚者尤其适宜。
营养成分
(每100克中含) 可食部52
水分(克)
|
71.6
|
能量(千卡)
|
124
|
能量(千焦)
|
519
|
蛋白质(克)
|
17.8
|
脂肪(克)
|
2.7
|
碳水化合物(克)
|
7.1
|
膳食纤维(克)
|
0
|
胆固醇(毫克)
|
90
|
灰份(克)
|
0.8
|
维生素A(毫克)
|
0
|
硫胺素(微克)
|
0.01
|
核黄素(毫克)
|
0.06
|
尼克酸(毫克)
|
3.7
|
维生素E(T)(毫克)
|
1.48
|
a-E
|
1.05
|
(β-γ)-E
|
0.43
|
钙(毫克)
|
59
|
磷(毫克)
|
166
|
钾(毫克)
|
202
|
钠(毫克)
|
250.4
|
镁(毫克)
|
19
|
铁(毫克)
|
6.4
|
锌(毫克)
|
1.48
|
硒(微克)
|
16.09
|
铜(毫克)
|
0.08
|
锰(毫克)
|
0.1
|
|
|
|
|
|
|
|
|
药用价值
黄颡鱼
性味:甘、平,微毒。
功用:利小便,消水肿,祛风、醒酒。
宜食:适宜肝硬化腹水、肾炎水肿、脚气水肿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者食用;适宜小儿痘疹初期食用。
《本草纲目》:“煮食消水肿,利小便。”
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“主益脾胃和五脏,发小儿痘疹。”
|